欢迎访问河北利荣金属丝网有限公司!

介绍一下水稻苗床立枯病诱发因素有哪些?

上线时间:2018-10-24 点击量:

  多用于春﹑夏﹑秋三季。用人工方法加温,促使秧苗较快生长的叫温床;只利用玻璃窗等设备来吸收太阳热能以保温的叫冷床。

  下面介绍一下水稻苗床立枯病诱发因素有哪些?

  1、播种量过大。

  目前,我省以机械插秧为主,插秧过程中出现“丢苗、空穴”现象的发生,农户普遍选择播种量的方法,平均每盘下干籽175g,甚至高达250g。

  秧苗群体与个体生长发育不均衡,相互争肥、争水、争光,加之昼夜温差大,高温秧苗易徒长,秧苗根系发育不良,秧苗地上地下生长发育不协调,形成徒长苗,在突然出现高温或通风状态下易出现�枯,徒长苗弱苗抗病性差,易病原菌侵入发生立枯。

  2、气候影响

 低温、阴雨、光照不足时诱发水稻立枯病的重要条件。黑龙江省水稻播种时间多在4月5日-4月25日,此时外界气温仍不稳定,易出现连续降温、阴雨天气,水稻是喜温作物,当温度低、苗床湿度大时水稻抗病性下降,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发生黄枯。

  如持续低温或阴雨后温度突然升高,昼夜温差大,加之苗床湿度大,造成水稻秧苗弱,根系发育不良,吸水能力差,而高温使得水分蒸发迅速,幼苗吸收水分和叶片蒸腾比例失调,常引起水稻幼苗发生�枯,严重的致使秧苗枯死。

  3、苗床酸碱度失调。

  目前,由于很多农户使用壮秧剂方法不当,造成壮秧剂内调酸剂挥发损失或调酸不均匀,加之,农户很少自主调酸依赖壮秧剂。苗床在2.5叶期ph值明显偏高,不适宜水稻秧苗生长,利于立枯病菌等土传病害的繁殖和入侵。

  


  4、壮秧剂使用方法不当。

  目前,很多农户使用壮秧剂不按操作规程操作。而是,直接将壮秧剂混少量过筛土扬在摆好的秧盘床土上面,采取浇水的办法施入,甚至有直接将壮秧剂散在盘土之上浇水使用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极易产生肥害、秧苗长相参差不齐,且苗弱,进而诱发立枯病、青枯病的发生。还有部分农户存在壮秧剂混拌不均匀,混拌后没有闷土的流程,摆盘装土与播种时间间隔过长。导致壮秧剂有效的酸度和肥料挥发损失。

  5、苗床管理不到位。

  苗床温度、湿度控制的不合理。通风和浇水不应结合天气变化进行灵活调整,通风过晚,通风量及通风方法不当,浇水存在浇水浇不透、过勤,导致秧苗根系发育不良,苗弱,易发生�枯和立枯。

  6、覆土厚度不均匀。

  覆土过厚易造成“顶盖”现象,覆土过薄易造成“干籽、干芽”现象。导致秧苗生长参差不齐。秧苗素质差,抗病性差。


标签:


网站首页 | 潮汐苗床 | 移动苗床 | 工程案例 | 新闻中心 | 常见问题 | 公司简介 | 联系我们 | 荣誉资质